牙周炎 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

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一種口腔常見病,意味著牙齦正遭遇嚴重感染,損害牙齒周圍軟組織,摧毀支撐牙齒的牙床骨。牙周炎最終會導致牙齒鬆動,直至牙齒脫落。牙周炎很常見,但病程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預防的,它是由於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造成的後果。每日刷牙兩次、使用牙線,以及定期口腔檢查和清洗,都能大大改善口腔衛生,增進牙周炎治療的成功率,減少病程惡化的機會。

症狀

健康的牙齦呈淡粉色,在牙齒周圍緊密堅固貼合。牙周炎的症狀和體徵包括:

  • 牙齦腫脹或浮腫;
  • 牙齦色澤出現改變,呈現出亮紅色、暗紅或紫色;
  • 牙齒感覺軟弱無力;
  • 牙齦極易出血;
  • 牙齦萎縮後退,使得牙齒看上去變長了;
  • 牙齒之間產生新的空隙, 齒間縫隙變大;
  • 牙齒和牙齦之間有膿液積聚,口氣濃重;
  • 牙齒鬆動,脫 落;
  • 咀嚼時疼痛;
  • 原先的咬合方式改變。

 

牙周炎有很多不同的類型,以下是最為常見的幾種。

慢性牙周炎最為常見,盡管也有兒童罹患,但受其影響的大部分是成年人。這種類型的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引起的,進展緩慢,乃至最後惡化。在病程進展過程中,也許有所改善。隨著時間推移進一步惡化,如果在此期間不治療的話,最後導致牙齦和牙床骨嚴重受損,直至牙齒脫落。 侵襲性牙周炎病程往往在兒童或青年時期就開始了,發病率低,此種類型有家族史。如果沒有治療,可以導致骨骼快速病變,最終牙齒脫落。

壞死性牙周病其特征是牙齦組織、牙齒韌帶和牙床骨因缺乏血液供應而壞死,導致嚴重感染。這種類型通常發生在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的人群中,如 HIV感染、癌症治療或其他原因和營養不良。

約定牙醫的時間,安排定期檢查。 如果你注意到自己已經有了牙周炎的症狀,請盡快和自己的牙醫預約。因為越早尋求治療,你就越有可能減輕牙周炎造成的損害。

病因和風險

絕大多數病例,牙周炎是從牙菌斑開始的,一種黏附在牙齒上的菌斑,如果缺乏治療,這種牙菌斑就會造成牙周炎。

  • 當食物中的澱粉和糖類與口腔中的細菌相互作用時,牙齒表面就會形成牙菌斑。一天兩次刷牙,和每天使用牙線,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但斑塊重新 形成的速度亦很快。
  • 牙菌斑可以隱藏在牙齦邊緣線以下,慢慢變為牙結石。牙結石更難清除,而且充滿細菌。長期的牙菌斑和牙結石,造成的傷害非常大。此時依賴你刷牙和使用牙線已經無法對付,只有尋求牙醫,以專業潔牙技術去除牙結石。
  • 牙菌斑可引起牙齦炎,以及牙周炎最初病變較為溫和的階段。牙齦周圍受到刺激,部分牙齦已經發炎。牙齦炎 可以通過專業治療和良好的家庭口腔護 理來治愈。
  • 持續性的牙齦炎就會變為牙周 炎,甚至在牙齦和牙齒之間形成一個口 袋形槽腔,裏面充滿牙菌斑、牙結石以及細菌。隨著這個“口袋”越來越深, 細菌越積越多,如果缺乏治療,這些深度感染會引起組織和骨質丟失,最後, 你可能脫落一個或多個牙齒。而且,牙齒持續性的炎症也會對免疫系統產生影響。

 

牙周炎的風險因子包括:

  • 牙齦炎;
  • 不良口腔衛生習慣;
  • 吸煙或咀嚼煙草;
  • 老年;
  • 荷爾蒙改變,如懷孕或絕經;
  • 濫用藥物和酒精;
  • 肥胖;
  • 營養不足,如維他 命C缺乏;
  • 遺傳;
  • 某些引起口腔和 牙齦改變的藥物;
  • 部分降低免疫系統功能的疾病,如白血病、艾滋病和HIV攜帶者,以及癌症治療;
  • 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和 Crohn’s病。

併發症和診斷

牙周炎會引起牙齒脫落,部分研究認為牙周炎的細菌會通過牙齦進入到血液循環,可能危害心肺等,認為牙周 炎和呼吸系統疾病、風濕性關節炎、冠 心病,甚至中風等有關。不過大部分結 果仍然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 要想判斷是否罹患牙周炎以及其嚴重程度,牙醫會采取下列措施:

  • 重新檢視病史,明確任何能夠引起症狀的問題,如吸煙或服用會引致口腔乾燥的藥物等。
  • 檢查口腔,看看有沒有牙菌斑和牙垢形成,檢查牙齦是否容易出血。
  • 探測牙齦和牙齒之間形成的口袋狀槽腔深度。
  • 正常情況下,這種牙齦和牙齒之間的槽腔為1-3毫米,如果超過4毫米,可以指為牙周炎,這種口袋狀的槽腔空間超過6毫米,在平時的口腔清潔中,已經很難自行清潔乾淨。
  • X光檢查,查看牙床骨骨質的缺損程度。
Health Education
Teeth Cleaning

治療和預防

可以通過牙周病專科醫生、牙醫和口腔保健員治療,牙周炎的治療目的是要徹底清除在牙齒周圍形成的口袋狀槽腔,預防牙齒周圍骨質缺損,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以及及時戒煙,都是確保治療成功的關鍵所在。

非手術治療如果牙周炎尚未到晚期,可以較少的介入操作,就能達到治療目的,包括:

  • 通過儀器,如激光或超聲波裝置等,刮去牙齒表現和牙齦下方的牙菌斑和牙垢。
  • 深層洗牙,刮除鬆掉牙齦下的牙結石,使牙根表面變光滑,可以阻止牙菌斑和牙垢進一步發展。加強炎症愈合,以及使牙齦重新貼合到牙齒表面。
  • 抗菌,局部或口服抗生素可能有助於控制細菌感染,牙齒和牙齦之間在進行深度清潔之後,可通過漱口水或口含抗生素凝膠,達到局部抗菌功效。有時也需要通過口服抗生素,才能完全消除引起感染的細菌。

外科治療如果牙周炎已經晚期, 可能需要通過外科治療。

  • 微整複術,牙醫在牙齦表面切開 一個非常微小的切口,暴露牙根表面, 使得能夠更好徹底地刮除清潔牙根表面的菌斑和牙垢。由於牙周炎經常引起牙 床骨骨質流失,故牙齦在縫合回去時, 可以重新形成一個和牙床骨的關係。愈 合之後,比較容易再次清潔這些區域, 以及維持一個健康的牙齦狀態。
  • 軟組織移值,牙齦缺失之後,牙 齦會萎縮後退,露出更多牙齒,這些受 損的軟組織需要填補。通常會從口腔的上齶切取少量粘膜組織,覆蓋在受損缺失的牙齦上,此舉可有助於減少牙齦萎縮,減少暴露的牙根,增進美觀。
  • 骨移植,這個手術適合那些牙根周圍的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大部分取用自體骨骼的小碎片,骨移植可以作為 天然骨再生的平臺,固定牙齒,預防牙齒脫落。
  • 引導組織再生,允許被細菌損毀的骨組織再生。牙醫會在牙齒和骨骼之間放置一塊生物相容性織物,這種材料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組織進入愈合區域, 使得骨骼恢複生長。
  • 組織刺激蛋白,一種特殊的凝膠應用於患病牙根的技術,這種凝膠含有一種和牙釉質相關的蛋白質,可以促進健康的骨骼和組織生長。

 

就診時可能要回答醫生以下問題:

  • 第一次感覺到症狀是什麼時候?
  • 你的症狀是持續性的,還是偶然性的?
  • 你一天刷牙幾次?
  • 你是 否習慣用牙線?天天用還是隔幾天用一 次?你
  • 有沒有定期看牙醫的習慣?
  • 身體有沒有其它慢性疾病?
  • 正在服用 哪些藥物?
  • 是否使用煙草產品? 生活習慣和居家錦囊
  • 每日刷牙兩次,或每餐之後都要 刷牙。
  • 使用軟毛牙刷,至少每三、四 個月更換一把新牙刷。
  • 可以考慮使用電動牙刷,因其對去除牙菌斑和牙垢更有效。
  • 每日使用牙線兩次,早餐飯後及就寢前。
  • 如果牙醫建議,可以使用 漱口水,減少牙齒間牙菌斑的形成。
  • 補充使用一些牙刷和牙線無法清潔到位 的工具,如齒間刷等。
  • 根據牙醫的建議,定期接受專業牙醫的潔牙措施。
  • 不抽煙,不咀嚼煙草。

預防牙周炎的最好措施就是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越早養成好習慣越早得益,這將帶給你一生的健康好牙齒。

  • 良好的習慣,意味著刷牙持續時間至少兩分鐘,每日早晚兩次。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線,這樣可以清除一些食物殘渣和細菌。
  • 定期牙醫檢查。每半年至一年, 定期看牙醫或專業潔牙一次。如果你有牙周炎的高風險因子,如口腔乾燥或服用某類藥物、吸煙等,也許看牙醫的間隔時間則更短些。
 
 
資料來源:Mayo Clinic 編譯/金艷蓉 校稿/戎天賜牙
Photo from Pixal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