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腦和身體其他器官一樣,也會得病,當大腦沒有器 質性病變,而是出現思維、情感等異常,這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精神疾病。其中較為人們熟知的精神病之一,就是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如今也有学者將此病名稱翻譯成“思覺失 調症”,可見這是一種以思維障礙為主要症狀的精神疾病。根據 2004年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Mental Health)的統計數據顯示,精神分裂症在美國的成人發病率為 1.1%,大約共有240萬患者。男性和女性的發病率相近。男性高 發年齡是青少年至25歲之間,女性高發年齡在20歲至35歲之間。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的腦部疾病,患者的思維、行為、情 感表達、現實感知因此而扭曲和失調,且影響到其周圍其他人。 大部分精神分裂症呈現慢性病程,是一種思維嚴重障礙的主要精 神疾患。患者在社會、工作、學校,以及人際關係方面都存在一 系列相關障礙,造成其他人的驚嚇,甚至回避。這是一種無法治 癒的終身疾患,但患者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治療,症狀和病程均 可以獲得有效控制。 和人們普遍的認知相反,精神分裂症並非人格分裂,而是一 種表現為精神症狀的大腦疾病,患者無法分辨哪些是真實,哪些 是想像。有時,患者出現對現實認知完全脫節的精神障礙,思緒 紊亂,圖像和聲音混雜在一起,於是,患者往往行為表現怪異, 甚至令人震驚。一旦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思緒上完全失去和現實的 關聯,個性和行為會突然發生改變,醫學上將這種情況稱為精神 病發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現的病況因人而異,有些人僅僅發作一 次,而有些人一生會發作多次,在發作的間隙,仍然可以相對地 正常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患者在發作間隙其功能衰退亦 沒有完全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狀惡化和改善的過程,也被認為是 復發和緩解的週期。
精神分裂症是定義一組複雜精神 障礙的術語,不管怎樣,很多不同類 型的精神分裂症可能具有一些相同的 症狀。基於症狀表現,精神分裂症可 以劃分為一些亞型。
偏執型(Paranoid Schizophrenia) 是最為常見的類型,以幻覺和妄想為 主要症狀,尤其是被害妄想。但患者 的思想、語言和情緒還能維持一個相 對正常的範圍。
紊亂型(Disorganized Schizophrenia) 患者思緒困惑不連貫,語言混亂,行 為方面往往情感缺乏或淡漠,亦有情 感錯亂,甚至行為幼稚等表現。紊亂 的行為,會干擾患者的日常生活,諸 如洗澡或準備食物等。
緊張型(Catatonic Schizophrenia) 這種類型最為顯著的是身體上的症 狀,對周圍環境反應遲鈍,身體僵 硬,甚至不願移動。偶爾,患者表情 鬼怪姿勢怪異,重複模仿別人的說話 和動作。有時看上去好像是要和別人 作對,躁動的行為沒有任何目的和期 待(如反復直線行走或跳躍等)。患 者時而久坐不動,時而焦躁不安,毫 無目的的行為,會增加身體的營養不 良、疲勞以及自我傷害的風險。
未分化型(Undifferentiated Schizophrenia)患者有精神症狀,但 無法歸類於上述三種類型,便作為未 分化型。
殘餘型(Residual Schizophrenia) 幻覺、妄想或其他症狀仍然存在,但 比最初診斷時,其嚴重性已明顯下 降,但仍有輕微程度的負面思維,如 自閉、情感淡漠,以及思維異常等症 狀,如面無表情,言語單調,似乎缺 乏對周圍人事的興趣,無法感受快樂。
精神分裂症患者會有一系列的能 力、行為以及個性方面的改變,在不 同的階段其行為也會表現不同。第一 次發病,通常突發症狀,且比較嚴 重。大部分常見症狀可以歸類為陽性 症狀、紊亂症狀,以及陰性症狀三大 類。
(一)陽性症狀(Positive Symptoms)這裏指的陽性並非好的意思, 而是指這些顯著的症狀在正常人身上 是完全看不見的,並且這些精神症狀 都是診斷的依據。
妄想(Delusions)這是一種病態 的信念,完全和現實境況不相符合, 但患者對異常觀念保持堅信不疑的信 念。比如,患者認為人們可以聽見 他/她的思想,因為他/她就是上帝或 魔鬼,或者患者又認為,有人將思想 放置入他/她的大腦,從而密謀反對 他/她。
幻覺(Hallucinations)患者感覺 到一些並非真實存在的東西,儘管沒 有任何東西接觸到身體,但患者仍然 能看見某些景象、聽見某些聲音、聞 到某些異味,甚至嘴裏的味道,以及 皮膚的感覺,都不是真實的。聽見某 些聲音是精神分裂症中最為常見的幻 覺,即幻聽。患者認為這種聲音在評 介其行為,或侮辱他/她,甚至向其發 出指令。
緊張症(Catatonia)患者會將一 個身體的固定姿勢,保持很長一段時 間。
紊亂症狀(Disorganized Symptoms)是陽性症狀的一種類型,反 映了患者無法清晰思考,並對周圍人 事無法做出適當的反應,以下是常見 的紊亂型症狀:
認知症狀(Cognitive Symptoms ) 這些症狀包括:
(二)陰性症狀(Negative Symptoms)在這裏“陰性”也並不表示 “不壞”的意思,而是在人格、情感 反應、意志、行為和社會功能等方面 存在障礙。如:
確切的病因至今不明,目前已知 的原因,和癌症糖尿病一樣,都被認 為是基於生物學的病變,也並非是因 問題父母或個性衰弱而造成的結果。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在精神分裂症的發 病和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因素在起作 用。
基因 精神分裂症有顯著的家族病 史,這意味著父母有該病史,則子女 發病風險極高。
腦部化學因素 精神分裂症患者有 可能腦部的化學物質失衡,他們對腦 部化學物質多巴胺(Dopamine)非 常敏感,或分泌過量。多巴胺是一種 神經介質,有助於神經細胞間傳遞資 訊,若該物質失衡,會影響腦部對外 界刺激的反應,諸如聲音、氣味以及 看到的景象,進而產生一系列的幻覺 和妄想。
腦部異常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該病 患者的腦部,往往存在構造和功能異 常,當然,這種情況並非意味著所有 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存在腦部異常,相 反那些腦部異常的人,不一定會發生 精神分裂症。
環境因素 有證據表明,某些環境 因素可對發病有影響,諸如病毒感染、大量接觸某些毒物,如大麻,或 精神高度緊張刺激,都可能對有該病 發展趨勢的人產生致病的影響。當荷 爾蒙和身體正在經歷變化,精神分裂 症也很容易有潛在發病風險,故該病 在青少年和年輕人中發病率較高。
任何人都可能罹患精神分裂症, 在所有種族和文化背景中,都有該病 發生。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病,但在青 少年或20歲左右,是該病的高發年 齡段。該病對男女影響一樣,儘管男 性發病年齡較女性發病年齡來得早些 (男性高發年齡從青少年到20歲左右, 而女性高發年齡則在20至35歲), 目前認為較早出現症狀,和該病病況 的嚴重程度相關聯。雖然兒童5歲之後 就有可能發病,但青春期之前發病率 很低。
如果精神分裂症的症狀都存在, 那麼醫生會進行完整的病史詢問和身 體檢查。儘管目前還沒有特殊的實驗 室檢查可以明確該病的診斷,醫生仍 然會用一系列的檢測,如X射線和血 液檢驗,來排除身體其他疾病或中毒 (化學物質引起的精神症狀)所導致 的症狀。
醫生若未能找到與症狀相關的 機體病因,可能會將患者轉介至精神 科醫生、心理學家或其他受過精神科 訓練的醫護人員。
精神科醫生在診斷 精神分裂症方面是最具經驗的專科醫 生,應該盡可能讓精神科醫生或其他 具有精神醫護專業資格的人員,來參 與對病患的診斷。 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學家會使用專 門設計的面試程序和評估工具,來評 估一個人的精神障礙,其治療方案亦 是基於他們的診斷報告,以及觀察到 的患者態度和行為。
如果患者具有以下情況,那麼 醫生會考慮作出精神分裂症的診斷:
一些患者會害怕自己出現的症 狀,或懷疑別人(偏執)。於是患者 可能向醫生或親人隱瞞自己的症狀, 這種情況要想作出精神分裂症的明確 診斷,有時甚為困難。
患者至少具有幾個精神分裂症 的主要症狀,精神科醫生若要作出明 確自信的精神分裂症診斷,以下這些 症狀必須存在: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公開描述自 己的上述症狀,精神科醫生或根據觀 察,推斷出患者症狀可能基於幻聽到 某人的說話和行動。
另一些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有 時表現症狀和精神分裂症相類似。因 此,精神科醫生在診斷過程中,鑒別 診斷是重要的程序,必須要明確患者 的症狀並非因為下列情況而導致。
情感障礙 這種情感障礙包括躁狂 症和憂鬱症,它們也可能導致妄想、 幻聽、紊亂的思維和言語。
重症憂鬱症 當憂鬱症情況嚴重 時,可能也會有妄想、幻聽,情感冷 漠和缺乏人際交往。
藥物 致幻劑和長期使用可卡因, 都會引起幻覺和妄想。
情感分裂障礙 也是一種精神疾 病,幾乎和精神分裂症相似。但是患 者具有更為嚴重的情感障礙,包括情 感冷漠,或憂鬱。 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時也可能有 憂鬱症,或濫用藥物,這些問題有可 能影響精神分裂症的診斷,精神科醫 生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觀察患者和接 觸交流,才能作出可靠的明確診斷。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同時還會有下列 情況出現: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是要達到減輕 症狀、降低復發,以及症狀反復的目 的。
藥物 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的藥 物,統稱為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s)。這些藥物無法完全治 癒該病,但可以幫助控制症狀,包 括妄想、幻覺和思維等問題。使用 較舊的藥物包括:氯丙嗪(Thorazine)、氟奮乃靜(Prolixin)、安 度利可(Haldol Decanoate)、氨碸 噻噸(Navane)、三氟拉嗪(Stelazine)、奮乃靜(Trilafon)、 洛沙平(Loxapine)、硫醚嗪(Mellaril)。一些較新的治療藥物包括: 阿立呱唑(Abilify)、氯氮平 (Clozaril)、Geodon、Nvega、 Latuda、Risperdal、Saphris、 Seroquel、Zyprexa等。
心理治療 儘管藥物可以幫助緩解 精神分裂症的症狀,但許多心理治療 也可有效幫助患者在行為、心理,以 及因該病而產生的和社會、職業相關 的一系列問題,通過治療,患者能夠 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症狀,識別症狀 復發的早期徵兆,制定預防復發的計 劃。這些心理干預措施包括:
住院治療 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 可以在門診開展治療,但仍然有部分 症狀特別嚴重者,或有自傷、傷人傾 向的患者,入院治療能夠更好地穩定 病情。
電休克療法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通過電極連接患者頭 部,將一系列電擊傳達到腦部的一個 過程,這種電擊誘發癲癇發作,促使 神經介質在大腦中釋放。不過現在已 經很少用這種方法來治療精神分裂症 了,但若全部藥物治療都沒療效,或 患者有嚴重憂鬱症,或治療非常困難 的緊張型,電休克療法仍會有幫助。
精神外科 腦葉手術,割斷腦部的 一些神經通路,以往用在重症患者, 或慢性精神分裂症。這種手 術應用在現在已經極為 罕見。
儘管近年社會對精神病患者更加包容理解和接受,但不得不承認,歧視 仍然存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人,可以針對社會歧視,採用下列措施。
記住您和您所愛的人可以有選擇:您能夠決定由誰來講述有關精神疾 患,並能決定講的內容。
記住您不是孤單一個人:許多人的處境和您相似,他們也正在和常見的 憂鬱症、焦慮症、藥物酒精濫用,以及其他精神疾患戰鬥。
保持信心,並謹記治療程序: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以及心理治療,都 是十分有效的,而新的治療方法也在不斷發展中,如今很多精神病患者能夠 快樂生活。 讚美您所關愛的人:事實上精神疾患的治療有時也會有難度,患者需要 有耐心去不斷嘗試新的藥物,並應對藥物副作用,以及學習新的行為等。幫 助您所愛的人去感知美好的事情,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主動積極和周圍支持自己的人保持關係:讓患者和社會隔離,也是對 該病歧視的相關負面影響,孤獨以及長久的苦悶,極易導致憂鬱和倦怠的精 神狀態。嘗試在社區範圍內多點活動。可瞭解各類支援團體,如NAMI (The 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 的地方分會以及志願機構,獲得更多 幫助和支持。
精神病患者應該享有公平的對待和一定的權利。這些權利包括:
下列法律保護精神病患者應該享有的權利:
美國殘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本法案保護有身體及精神殘疾的人士在尋工,政府機構,公共場所及 交通以及商業機構內不受到歧視。
公平住宅增補方案(Fair Housing Amendments Act) 本法案禁止在售租房產時對某些人士(包括殘疾人士)的歧視。 另外,出租物業之業主須適當協助殘疾人士生活上的不便。
住院人士權利法案(Civil Rights of Institutionalized Persons Act) 本法案允許美國政府調查為有精神和身體上殘疾人士設辦的機構 (如精神病院),並解決任何照顧和確保該類人士安全時產生的問題。
殘疾人士教育法案(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本法案之目標為提供給殘疾兒童其應得的教育。該法案指令公共學校 系統須基於其需求為每個殘疾學生設計貼身的教育方案。
很多電影和暢銷書中,經常描述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患者, 具有可怕的危險和暴力傾向,但事實 並非如此。大部分患者並不暴力,他 們更為典型的行為是社交退避,以及 更願意孤獨一人。有些病例,精神病 患者可能具有危險性或暴力行為,通 常是因為他們以某種方式感知所謂來 自周圍的威脅,並由此而產生恐懼。 另一方面,患者也有自我傷害的危 險,自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過早死亡 的頭號原因。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慢性、症狀多 樣的精神疾患,其不正常的思維、和 現實完全脫節以及幻覺等病況,都和 自殺企圖、自殺完成的風險增加有極 大的關聯。在已經診斷的精神分裂症 患者中,估計有20%至40%具有自殺傾向,大約5%至13%實施完成了自殺。 和普通人群相比較,精神分裂症患者 的自殺風險高了8倍,他們罹患其他有 生命危險疾病的風險也很高,如呼吸 系統疾病。
由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發病衝動往 往毫無預警,因此要想預防自殺行為 的發生,也是一件頗為困難的事情。 因此,醫護人員、家人以及朋友應該 知道患者的自殺風險因素,以及最有 可能發生自殺的情況。
如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年輕未婚 的白人男性,那麼他的自殺傾向更為 嚴重,如果在精神分裂症作出診斷之 後,又併發憂鬱症的患者,那麼自殺 風險將很高,同樣,有酗酒和藥物濫 用的患者,自殺傾向也非常明顯。
自殺高風險患者的特點包括:
其他自殺風險因素包括:絕望、 孤獨、住院、健康狀況惡化、失落、 被拋棄、有限的外部支援、家庭壓力 或不穩定、不斷惡化的心理恐懼、過 度依賴治療、對治療失去信任。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自殺傾向的 還和下列情況有關:慢性疾病患者、 家族有自殺史、藥物濫用;過往和現 在有憂鬱病史、躁動和衝動、自殺念 頭;處方使用過多抗精神病藥物和抗 憂鬱症藥物;對藥物和降低治療依從 性態度消極;生活依賴,缺乏工作能 力。
在一般情況下,精神病的核心 症狀是“幻覺”,但和自殺傾向的關 聯不及一些“陰性”或“消極”的症 狀,如:絕望、消極的人生觀、缺乏 價值觀、意識到精神分裂症對人的心 理帶來的負面影響等。
有研究顯示,在一般人群中,酗 酒是自殺的主要風險,並非總是精神 分裂症的某個清晰的風險因數。藥物 酒精濫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也 和自殺有著密切的關聯。精神分裂症 中的藥物酒精濫用者幾乎是普通人群 中的兩倍。
很多研究已經證明,精神分裂 症有嚴重的自殺風險,儘管預防很困 難,但仍然可以識別一些早期的警示 信號。 例如,患者在出院之後,會有一 段時間處於自殺的高風險中,這是因 為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將醫院作為安 全的避風港,他們會將醫院的職員和 其他病人看作自己人生的核心人物, 故一出醫院大門,往往會觸發一種絕 望的感覺。
在觀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過程 中,仔細認真地評估絕望、自殺意念 和行為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尤其 是那些對疾病嚴重性有自我意識的患 者,更要認真嚴肅對待。若患者能 夠對疾病有自我認知,那麼臨床療效 還是能夠得到改善的,也有助於那些 有自殺念頭的年輕患者,這些人以往 能力超強,但自認為患病之後失去很 多。對於評估自殺,醫生和護理人員 對患者的失落感要非常敏感,並密切 關注。
針對年輕人、藥物濫用者和兒童, 許多抗憂鬱藥和抗精神病藥,都有標 注自殺意念增加的警示。如今,越來 越多的證據表明,很多組合手段,能 夠最大限度地有效防止精神分裂症患 者的自殺行為。這些措施包括:
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治療,那麼 患者可以有生存能力和充實的生活, 根據病況的嚴重程度,以及治療的持 續性,患者可以有能力和家人或在社 區環境裏生活,而不是長期住精神病 院。更多對大腦和精神藥物的研究, 可以發展和生產更多療效佳而副作用 少的抗精神病藥物。
目前沒有可知的途徑來預防精神 分裂症,早期的診斷和治療可以有效 幫助避免或減少頻繁的復發和住院治 療,幫助降低疾病對個人生活、家庭 以及人際關係的嚴重干擾。
在過去三十年中,對精神分裂 症患者的治療前景已經有了很大的改 善,儘管這個疾病仍然無法治癒,但 其治療手段得到了發展和進步,許多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狀得到有效緩 解,使得他們能夠獨立和滿足的生 活。在針對精神分裂症開展的研究 中,有令人十分喜悅的成果,科學家 們在遺傳學、神經科學、行為科學等 領域的探索,有助於更好地深入瞭解 這個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使該病 患者在如何預防和有效治療等方面, 能夠充分發揮潛力。
版權©2023年由亞美醫師協會基金會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