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風險和併發症
高膽紅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是引起黃疸的主要原因。膽紅素,一種已經“用過”的紅細胞代謝分解之後的色素,是導致黃疸的“顏料”。 正常情況下,肝臟可以通過血流過濾膽紅素,然後在腸道排出。但新生兒的肝功能尚未發育成熟,無法迅速有效地清除膽紅素,故引起血液中膽紅素水平積聚升高,這種正常情況下導致的黃疸,也稱為生理性黃疸, 典型的情況就是出生後兩至三天出現。
有些黃疸的發生,可能是寶寶體內存在潛在的病患所致,在這部分病例,通常黃疸要比生理性黃疸出現得早或者更晚,下列這些情況或疾病可以引起黃疸:內出血;新生兒血液有感染,即膿血症(Sepsis);其它病毒或細菌感染;母嬰之間的血型不相容;肝功能失常;酶缺乏; 新生兒的紅細胞異常而導致破裂。 引起新生兒黃疸的主要風險包 括:
(1)早產,孕期不足38週的早產兒,要比足月出生的寶寶,更容易產生新生兒黃疸。早產兒因為吃得少, 而且腸道蠕動也較少,導致膽紅素很少通過大便清除。
(2)如果新生兒在出生過程中有明顯的瘀傷,這樣會有更多紅細胞破裂,膽紅素就會相應增高。
(3)血型,如果母親血型和寶寶不同,寶寶可能通過胎盤獲得了抗體,引起自己的紅細胞快速分解。
(4)母乳喂養,母乳喂養的寶寶可能較難照顧,或者從母乳攝取的營養不夠,這也是黃疸的高風險因素。
脫水或低熱量攝入,都可能造成黃疸。盡管這樣,專家仍然建議母乳喂養,但要確保寶寶能夠攝入足夠的食量和水分。 如果新生兒黃疸沒有及時處理, 那麼高膽紅素血症可以引起嚴重黃疸,進而導致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
急性膽紅素腦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膽紅素對腦細胞來說就是一種毒素,若寶寶有黃疸,那 麼膽紅素就有可能通過血流進入大腦的風險,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就稱為急性膽紅素腦病,及時治療能夠預防嚴重的持久性腦損害。如果寶寶出現 這些現象,可能已經發生了急性膽紅素腦病,包括:精神萎靡,或嗜睡不醒;哭聲高亢;喂養較困難;頸部和身體向後弓起(也稱為角弓反張); 發熱和嘔吐。
核黃疸(Kernicterus)是急性膽紅素腦病對大腦造成持續性損害 時出現的症狀,會引起:手足出現非自願和不自主運動,即手足徐動型腦癱。雙眼持續向上凝視,聽力損失, 牙釉質發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