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後肥胖 糖尿病風險增加
一項刊登在2010年6月23/30日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上的新研究結果顯示,肥胖與過重會增加老年病患的糖尿病風險,相較於年輕族群,這個關係在75歲以上老年人更為顯著。 研究者們在這項目前最大型、時間最長的研究中追蹤65歲老人超過10年,檢驗老年病患肥胖與體重增加對糖尿病的影響。 整體來說,研究中體重最重的老人,在後續追蹤中,相較於體重最輕者,發生糖尿病風險高了2-6倍。在加入研究前體重增加超過20磅的50歲肥胖患者,發生糖尿病風險是沒有過重 且體重未增加者的5倍。 主要研究者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Mary L. Biggs博士向WebMD表示,已經知道維持體重以降低糖尿病風險的重要性,此項研究發現高齡仍然是風險因子。 Biggs博士與同事們檢驗肥胖的許多指標,包括加入試驗時的身體質量指數(BMI)、50歲時的BMI、體重、腰圍與腰與臀圍比值。結果顯示,50歲以後體重增加和這些指標都與糖尿病 風險密切相關。特別是:Biggs表示,肥胖相關的風險看起來似乎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但是,重要的訊息是,這之間仍然是相關的。 波士頓Joslin糖尿病中心的老年糖尿病專家Medha Munshi醫師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會失去肌肉與體重。當老年病患僅靠節食減重時,他們也可能失去許多必須的肌肉質量。運動,特別是負重運動,對老年病患來說,不只是對糖尿病,對生活品質也很重要。
- 相較於50歲以前體重正常,之後體重仍然維持穩定者,那些體重在50歲以後且加入研究之前增加了20磅以上的人,在後續追蹤期間發生糖尿病的風險增加3倍。
- BMI最高且腰圍最大的試驗參與者,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高出4倍。
- 相較於腰圍仍然相對未改變的參與者,在後續追蹤腰圍增加超過4吋以上者,發生糖尿病風險高出 70%。
- 那些加入研究時年齡大於75歲以上的參與者,體重過重或肥胖者,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高出2倍。
另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糖尿病 會使同時罹患嚴重血管疾病的患者, 其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加倍。研 究人員在Lancet發表的研究結果中強 調,醫學界和公衆都需要更加努力來 提高預防糖尿病的意識。這項研究成 果也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舉辦的美國 糖尿病協會第70屆年度科學會議中發 佈。 英國科學家分析25個國家共102 個監測點的近70萬人數據,每個人都 被監控大約10年。最後的發現令人震 驚:糖尿病對心臟病和中風的影響, 只有一小部分可以用血脂肪、血壓和 肥胖來解釋。 其他重要的發現包括:
英國劍橋大學的Nadeem Sarwar博 士在新聞稿中表示,他們的結果強 調,需要再加強預防糖尿病,加上擴 大調查糖尿病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 機制。定期收集年齡、性別、抽菸習 慣、血壓、以及血脂資料來評估心血 管疾病風險。調查結果顯示,沒有糖 尿病的人,其空腹血糖值對於評估心 血管疾病風險意義幫助不大。
McMaster大學英國皇家學院和 加拿大安大略省漢密爾頓健康科學院 的Hertzel C. Gerstein醫師在評論中指 出,血糖含量比正常範圍高以及血管 的結果都可能關聯到許多其他因素, 例如脂肪代謝、脂肪沉積到組織中、 以及肝功能等。
Gerstein醫師表示,他們即將開始 一項大型的臨床研究,以瞭解增泌素 (增加胰島素釋出的荷爾蒙)和其他一些 針對一個或多個異常情形的荷爾蒙, 與血糖代謝障礙和嚴重後果之間的關 聯。血糖代謝障礙是一種血糖代謝疾 病。Gerstein醫師說,光是葡萄糖並不 是糖尿病患者心臟病發作風險的唯一 因素。
我們都知道減重對預防糖尿病風 險有幫助,2011年9月號的《臨床內分 泌與代謝》(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期刊中, 有篇研究指出,要降低Ⅱ型糖尿病風 險,重要的不僅僅是體重,用阻力訓 練運動增強肌肉質量也有一定的作 用。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 Arun S. Karlamangla博士與同事們為了瞭解 肌肉質量如何影響胰島素阻抗性,針 對沒有懷孕、身體質量指數(BMI)至 少16.5、參加全國健康營養調查的1萬 3千多名成人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 現,骨骼肌指數(肌肉質量與總體重 比例)每增加10%,胰島素阻抗性降 低11%、糖尿病前期減少12%,所謂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於正常值,但 還不到糖尿病的程度。
這麽說來,如果你剛開始運動, 但體重尚未減少,則不應該放棄希 望,因為你的脂肪正在轉換成肌肉, 即使體重不變,肌肉與脂肪的比例也 在改變。此項研究帶來的建議是,每 週的運動項目中至少做兩天與所有主 要肌肉相關的阻力訓練。
阻力運動也能使Ⅱ型糖尿病患者 提高利用自己製造的胰島素,因爲肌 肉是體內對胰島素敏感的主要組織之 一,故肌肉質量越多,就能因為胰島 素的反應而提高代謝效率,處理更多 的葡萄糖,從而降低胰島素阻抗性。
以前總認為有氧運動能減少心 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僅僅這樣是不夠 的,阻力訓練可能也有幫助。習慣久 坐則是糖尿病的風險因子,也是脂肪 貯存的原因,事實上,久坐也減少了 肌肉質量。
註:抗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又稱阻力訓練,是一種對抗阻力的 運動,主要目的是訓練人體的肌肉, 傳統的阻力訓練有伏地挺身、啞鈴、 槓鈴等項目。
2011年7月20日《美國臨床營養 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一篇日本的前瞻研究顯 示,吃魚和降低男性Ⅱ型糖尿病風險 有關。
日本東京國立整體健康與醫療中 心、國際臨床研究中心流行病學與預 防部的Akiko Nanri和日本公衛中心前 瞻研究小組的同僚們寫道,雖然吃魚 可以改善葡萄糖代謝,但西方國家同 類研究結果認為,環境污染使得魚肉 對於Ⅱ型糖尿病風險可能有副作用, 但是有關魚肉攝取量高的人口,這方 面資料很少,此項研究就是探討日本 成人吃魚與Ⅱ型糖尿病風險的關聯。 研究對象包括45-75歲的22,921 名男性和29,759名女性,皆無糖尿病 史。
研究的五年期間,有971例自我 報告的新Ⅱ型糖尿病案例,572名男 性、399名女性;結果顯示,男性吃魚 和Ⅱ型糖尿病風 險顯著降低有 關,女性則無此 關聯;推測女性 沒有關聯,可能 是因為她們身體 脂肪組成相對較 高,累積較多 的脂溶性化學 物質,因而抵 銷了吃魚對葡 萄糖代謝的效 益。
不過此項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 即缺乏有關烹調方式的資料,除了診 斷Ⅱ型糖尿病的問卷之外沒有其他資 料,可能有取樣偏差。研究者結論也 指出,此項研究僅提供了證據支持吃 魚對日本男性的保護效果。
很多年輕人因爲上網或加班而熬 夜,這便是剝奪了自己的睡眠。一篇 發表於2011年聯合專業睡眠協會第 25屆年會上的新研究認為,慢性睡眠 剝奪可能會增加Ⅱ型糖尿病的發病風 險,導致增加胰島素阻抗性與代償性 高胰島素血症。
伊利諾州芝加哥大學的Plamen Penev博士在報告中指出,一般健康 年輕人的睡眠減少時可能更有代謝風 險,應給予他們一個值得改變生活型 態的目標。
研究包括了47名健康研究對 象(女性26人)、身體質量指數正常 (平均23.8 kg/m2)、平均年齡26歲。因 爲研究對象的雙親之一有糖尿病,所 以所有研究對象Ⅱ型糖尿病的發病風 險都增加。
根據研究對象的自然睡 眠時間將他們分成兩組:睡眠 時間少於6小時的睡眠時間短 者 ( 平均每晚319分鐘;n=19 人),以及睡眠達6小時以上的睡眠時 間正常者(平均每晚409分鐘;n=28人) 。研究開始時,進行整夜的實驗室多 層次睡眠檢查,以確保睡眠時間短者 沒有睡眠異常。Penev博士表示,他 們睡得和睡眠時間正常者一樣好,如 果他們有穩定的睡眠模式、較少的覺 醒,這表示他們有慢性睡眠剝奪,也 就是睡眠時間比正常情況少了1個半小 時。
研究開始時,也以口服75g葡萄糖 耐受度測試空腹血糖值,評估研究對 象的葡萄糖耐受狀態,另外也評估他 們的胰島素敏感性與β-細胞功能,使 用腕動計和腰動計監測兩週的體能活 動情況。
研究結果分析顯示睡眠較短者的 胰島素阻抗性顯著較高。不過,Penev 博士表示,年輕人只要體瘦而且健 康,β-細胞功能應該可以跟上增加的 胰島素需求,因此他們的葡萄糖耐受 度測試都相當正常。
密蘇里州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科學 家 Matthew Thimgan 博士表示,這意 味著需將那些有Ⅱ型糖尿病風險者納 入考量,他們的睡眠期間和品質會影 響他們發生該病的風險,如果他們睡 眠不足,會加速惡化。有很多因素會 影響一個人的睡眠時間,對健康的年 輕人來說,往往是其生活型態或社會 經濟等環境因素所決定。年輕時,他 們的胰島素敏感性看來雖較低,但是 他們可以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代償, 不過,胰島素代償無法長期維持,若 持續睡眠不足,Ⅱ型糖尿病則會更早 發生。
糖尿病病人均衡營養的飲食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同 時也要和您的醫生和營養師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一旦遇 有困難或疑問,可以得到及時指導和糾正。只要自己遵循醫 生和營養師的指導,養成良好科學的飲食習慣,糖尿病病人 的飲食不僅能夠有效幫助控制血糖,還能一樣豐富而美味, 生活品質得到很好的保障。
早餐 A 營養五穀粥 1份 B 涼拌小黄瓜 1杯 小吃 C 脫脂奶 1杯(8安士) 午餐 D 香燒双菇雞絲拌蕎麥麵 1份 E 味噌菠菜 1份 小吃 F 奇異果沙拉 1份 晚餐 G 台式粉蒸肉 1份 H 翡翠百花拌素雞 1份 I 香茜蛋白毛瓜湯 1份 J 糙米飯 2/3碗 小吃 K 香蕉乳酪 1杯
材料 (2人份量):
調味料:
作法:
營養師的貼士:五穀或十穀米的膳食纖維都比白米高,選擇含有膳 食纖維量越高越好,在計算碳水化合物量時,如每份食用膳食纖維 量含有5克或以上,可從總碳水化合物量減去膳食纖維量而計算出 淨碳水化合物量。亞麻籽含有豐富的奧米加3脂肪酸,研究發現它 可幫助降低血脂、預防心臟病、降低患前列腺癌及大腸癌。
材料 (2人份量):
調味料:
作法:
材料 (4人份量):
調味料:
作法:
材料 (4人份量):
作法:
材料 (4人份量):
作法:
材料 (4人份量):
調味料:
作法:
材料 (4人份量):
調味料:
作法:
材料 (4人份量):
調味料:
作法:
材料 ((1人份量):
作法:
版權©2023年由亞美醫師協會基金會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