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於診斷乙肝或其併發症的檢查包括:
• 血液檢查
血液檢查能檢測出患者體內的乙肝病毒,並能判斷是急性感染還是慢性感染,病毒水平的高低。簡單的血液檢查也能確定患者對這種疾病是否有免疫力。
• 肝臟超聲波檢查
特殊超聲波檢查能顯示肝損傷量。
• 肝臟活檢
醫生可能會提取患者的一小塊肝臟組織進行檢測(肝臟活檢),以便查看肝臟損傷程度。檢查期間,醫生經皮膚向肝臟內插入一根細針,提取組織樣本進行分析。
檢測出乙型肝炎的治療方案:
謝醫生指出,如果患者在篩查中檢測出乙型肝炎,醫生通常會讓患者再進行一次血液檢查來確診肝炎。因為篩查出乙型肝炎只代表患者曾經得過肝炎,但醫生並不知道當時是急性感染還是慢性感染,或可能患者已經痊癒。這個結果也可能顯示患者當時體內病毒數目非常高,而且肝臟出現了損害需要接受治療。
此外,如果進一步的檢查得出的結果是病毒數目其實並不高,但病毒確實存在,而患者的肝功能又正常,那醫生同時還會再進行肝臟超聲波檢查來檢測肝臟的形態有沒有損害的跡象。如果超聲波結果顯示肝功能指數正常,病毒數目並不高的情況下,醫生並不會建議患者服藥,只會建議患者定期檢查進行觀察。
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每3到6個月到診所進行一次血液檢查,然後至少每年進行一次肝臟超聲波檢查。而血液檢查的項目就包括了檢測病毒數目、轉氨酶數目(肝臟發炎的程度),還有肝癌指數等項目。
謝醫生強調,「如果您的家人患有乙肝,那您也必須要進行乙肝篩查。如果您的母親患有乙肝,那您患肝炎的風險會非常高。另外,如果夫妻一方患有肝炎,另外一方患肝炎的機率也會增高。只是一個簡單的血液檢查,便能判斷出是否感染肝炎。肝炎中70%的患者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必須要靠血液檢查才能檢測出患者是否感染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