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醫療常識/症狀

健康文章

新冠後遺症  Post-COVID Conditions

新冠後遺症(Post-COVID Conditions)有不少新冠病毒患者在確診康復後,有出現疲倦、呼吸困難、肌肉酸痛、腦霧等新冠長期症狀。新冠康復後的這些病症簡單來說就是新冠後遺症,一些感染過新冠病毒的群體可能會因感染而受到長期的健康影響。 新冠後遺症可以包括一系列持續性的健康問題,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數週、 數月或數年。新冠後遺症在重症患者中更常見,但任何感染過新冠病毒的患者都可能會出現新冠後遺症。與已接種疫苗的群體相比,未接種疫苗並感染新冠病毒的群體患新冠後遺症的風險更高。  新冠後遺症的患者可能有不同的症狀,有時症狀會消失或再次復發。雖然多數患者的症 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改善,但與您的醫生討論這些症狀可能有助於確定新的醫療 狀況。患者最常反映的新冠後遺症症狀:   一般症狀:會影響日常生活的疲倦、體力或腦力勞動後感到不適、發熱  呼吸系統及與心臟相關的症狀: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咳嗽、胸部疼痛、心悸   神經症狀:難以思考或集中註意力

Read More »
健康文章

健康夏季小貼士  Healthy Summer Tips

遵循以下的建議,有助您預防慢性疾病及渡過健康夏季。  1. 少坐多動 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適當的鍛鍊能有效地改善睡眠及減輕焦慮。 2. 注意防曬 選擇寬邊帽、遮蓋性衣物以及防曬指數至少 15(SPF 15)的防曬霜來保護皮膚,每隔2小時後應再次塗抹。 3.

Read More »

白卡醫療補助 Medicaid

新冠疫情保護措施已到期 數百萬人將失去醫療補助 。紐約州於2023年春季開始,將恢復對參加醫療補助計劃 (Medicaid) 俗稱白卡、兒童醫療保險 (Child Health Plus) 和基本計劃 (Essential

Read More »

健康年檢的重要原因

您的聯邦老人醫療保險健康檢查,也稱為健康年檢。這是您和您的醫生主要關注您身體健康的時候,而不是因為生病或身體不適需要處方藥時才進行的。您的醫生也不會在這個時候來診斷或治療某種疾病。    健康年檢 健康年檢的主要目的是預防疾病的發生,幫助降低心臟病、中風和2型糖尿病等常見可預防的健康風險,以及因跌倒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傷害等方面起關鍵作用。通過年檢,您將獲得適合您的預防方案,該方案列出了您所需的測試和檢查。這也助您及時瞭解您的護理計劃,而您的醫生也會清楚知道您目前的健康狀況和醫療需求。  您應每年進行一次健康年檢  您可能曾聽到有人問,「為什麼要做年檢? 醫生並沒有做什麼檢查!」雖然年檢並不是常規的身體檢查,但當您使用這項年度福利時,您會與您的醫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這是充分利用您醫療保險福利的很好理由之一,以下還有更多的益處:  及早發現健康問題有助於預防日後或會出現的疾病。在就診期間,您的醫生觀察並瞭解您的健康狀況,如平衡、聽力、視力或記憶力等。這些觀察結果可幫助您的醫生確定今後的注意事項,及是否需要做額外的檢查或篩查。  查出的風險因素或能避免某些潛在的健康問題。您的年檢將包括健康風險評估。這通常是一張問答表格,您填寫這些問答並與您的醫生探討。您的回答能幫助醫生辨別潛在的風險並與您一起降低這些風險,從而有可能預防日後的健康診斷或併發症。  共享您的醫療信息可幫助您的護理團隊滿足您的需要。您的醫生將確保您的病歷是準確和最新的。您和您的醫生將共同瞭解您目前的健康狀況及正在服用的藥物,並紀錄您看過的其他醫生或專科。您的年檢信息會被紀錄並提供給您的護理團隊,以確保您在所有的看診或服務中得到護理協調。  健康年檢是強制性的嗎?

Read More »
健康文章

如何選擇您的聯邦老人醫療保險

聯邦老人醫療保險 (Medicare) ,又稱紅藍卡,其包含哪些部分? 原有聯邦老人醫療保險包含兩部分:A部分(醫院保險)和B部分(醫療保險)。 此計劃並非包括所有的醫療保健服務和用品。  老人醫療保險優勢計劃 (Medicare Advantage Plan) (又稱為C部分)

Read More »
健康文章

針灸治療 

針灸是中醫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統中醫在替患者進行治療前,均需「辨證論治」,根據陰陽、五行或臟腑等理論,採用相應的經絡穴位。在中醫的概念當中,針灸主要是透過「針刺」及「艾灸」的刺激去調理身體,以達致陰陽平衡、經絡疏通的結果。因為中醫講究的是人體的整體性。 中醫針灸有臨床實證去證明其功效嗎? 由於中醫理論複雜,如沒有一定中醫根底的話,一般人根本無法理解,而且往往會出現 「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的情況,何況不同醫師的辯證有時差異也甚大,因此在科學研究方面難度極高,可想而知醫學實證也相對較弱。雖然中醫針灸方面的研究難度極高,但是總體來說,針灸治療的療效確實不俗,亦有不少追隨者。 大多數物理治療師使用針刺治療的目的, 是通過刺激局部、脊髓和大腦皮層的神經系統,以產生緩解疼痛的化學物質(例如內啡肽)來達到止痛效果,加速血液循環、並促進組織癒合。有部分物理治療師還會使用針刺來解決一些全身性和長期性疾病,例如化療患者常見的噁心嘔吐、中風後遺症等。不過,物理治療師較少會單獨使用針刺作為唯一的治療方式。通常會合併使用其他形式的治療,如手法治療, 電療等,並配合運動訓練,以促進患者恢復。 針灸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

Read More »
健康文章

瑜珈

瑜伽鍛鍊對改善消化和減少腹部脂肪非常有用。它們有助於伸展和放鬆腹部肌肉,避免出現腹脹和腹酸等問題。瑜伽還可以幫助您減輕壓力,尤其是在疫情大流行以來,對於大多數人所產生的焦慮和抑鬱症狀,每日堅持做瑜珈都會有很大的幫助緩解精神上所產生的壓力和焦躁。 瑜伽鍛鍊 越來越多的研究正在使用隨機對照試驗來考察瑜伽與抑鬱之間的關係。根據《哈佛心理健康快報》,最近的研究表明,瑜伽可以有效幫助: • 減少壓力的影響 • 幫助減低焦慮和抑鬱 • 成為一種類似於冥想、放鬆和運動的自我安慰技巧 •

Read More »
健康文章

認識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是以一種預防、治療及處理因疾病或傷害所帶來的動作以及疼痛問題的醫療專業。 什麼是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Physical Therapy / Physiotherapy簡稱PT),是擁有百年以上的醫療專科之一,在復健痛症醫學上是非常重要。物理治療雖是大家頗熟識的名詞。但有時物理治療會被混淆為只是推拿或按摩,或被理解為只是單單用儀器治療。其實物理治療是非常不一様的,儀器按摩只是其中最基礎技能的一部分。 物理治療是以一種預防、治療及處理因疾病或傷害所帶來的動作以及疼痛問題的醫療專業。物理治療運用人體生理學原理法則,針對人體功能障礙或病變,施予適當的治療來減輕病患的不適與疼痛、恢復病患身體最應有的功能, 進而提升其生活品質。比方说,中風患者,物理治療師會為病患進行全面的身體功能評估。在適合的情况下,進行手法治療,提供針對性的運動康復方案并指導如何進行康復。 什麼是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Physical

Read More »
健康文章

尋求護理的中庸之道

尋求護理是一項艱鉅的工作,而且可能需要很多付出。如果您是一名看護者,您可能已經感受到護理工作帶來的滿足感,但更知道要承受很多壓力,比如您所愛之人的健康狀況發生變化、額外的工作量、體力的要求甚至財政問題。學習如何識別壓力並製定應對策略可幫您管理壓力,避免影響身邊的朋友或家人。 通常照顧者可能因付出太多而透支了自己的身體。 他們可能會變得不知所措且孤立無援,自己的健康也因此受到影響,變得力不從心。作為照顧者,您需要且理應獲得支持,才能照顧自己的健康,同時還能為自己所愛的人提供需要的護理。對於病人來說,經常被看護可能會產生情緒壓力,特別是如果他或她以前十分獨立且經常運動。作為照顧者,需要找到支持病人的方法以及習慣正在經歷的新常態。您會發現他們很容易發怒,但請不要認為是針對您自己。與家庭醫生討論這個問題,尤其是發生在突然躁怒的情況下。照顧者的壓力可能來自看護時身體的反應和情感的壓力,包括無助、生氣和沮喪。您可能會發現在喂藥時出現了錯誤或自己正發展不健康的習慣(例如酗酒或吸煙)。 避免出現看護壓力的方法 盡可能多瞭解:  您所愛之人的狀況、他們的護理目標以及作為他或她看護人預期達到的目標。知識就是力量,與被看護人的家庭醫生交流並尋找針對其特定醫療狀況的機構進行深入瞭解。 尋求並接受幫助: 照顧者可能會誤認為自己是唯一能夠照顧所愛之人,事實並非如此。可以舉行家庭會議,並要求其他家庭成員作出幫助。鄰居、朋友或您常去的禮拜場所都可能會成為獲得幫助的來源。當尋求幫助時,要具體一些。例如,某人每周可以提供一兩個小時的護理,由此您可以擠出時間做其他事情。您還可以要求他人幫助做一些家務、修剪草坪或幫忙支付賬單。 利用社區資源: 許多社區都提供服務會幫助看護人和他們的親人。其中可能包括教育計劃、送餐、成人日托、臨時護理、家庭保健助手和家政幫助等。

Read More »
健康文章

美國人飲食指南

《2020-2025年美國飲食指南》乃以2015年版本為基礎,以2020年《飲食指南》諮詢委員會的《科學報告》為基礎進行了修訂,並考慮了聯邦機構和公眾意見,同時使用MyPlate(我的餐盤)作為支持健康的指南飲食模式。《2020-2025年美國飲食指南》強調了一生中健康飲食習慣對減少疾病風險和改善健康狀況的重要性。因此,這次分齡介紹不同年齡層的飲食建議,並且根據不同年齡的健康狀態,給予預防疾病的飲食策略,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學習如何選擇健康的飲食習慣,遠離病痛。 The 2020 – 2025 Dietary Guidelines Download PDF Resource: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