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自我護理

美國大約有620萬成年人患有心力衰竭,預計到2030年患病率將上升至46%。從45歲到95歲患有心力衰竭的風險在20%到45%之間。每年約有80萬人因此住院,其中55歲及以上人群中每1000人就有11.6人住院,使心力衰竭成為該年齡組住院的主要原因。心力衰竭是住院、再入院和死亡的最常見原因之一。由於心力衰竭治療方案的複雜性和長期性,患者需要注意飲食和體重管理,以及要瞭解早期干預的重要性,患者的自我管理對於避免住院是至關重要的。但很多患者十分缺乏自我護理的技能。
認識糖尿病

當患有糖尿病時,胰腺很少分泌或不分泌胰島素,或者身體細胞對其分泌的胰島素沒有反應。無論怎樣,葡萄糖都不能正確進入人體細胞,因此葡萄糖在血液中堆積出現到高水平值。即使血液中有葡萄糖,身體細胞也無法利用,所以細胞就會缺乏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所需的能量。
疫情期間的心理創傷和心理調整

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全球封閉,這是百年一遇的大事件。對心理強健者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對心理孱弱者便成為一個大問題。這裡面主要的問題是不安全感、社會退縮、憂鬱加重,精神幻覺與妄想。
新冠病毒持久症及長期影響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輕度或中度的新冠病毒症狀持續約兩週。但是,即使有些人已經從疾病的急性期中恢復過來,他們仍然會經歷長期的健康問題。在這些患者中,體內已沒有冠狀病毒,且病毒測試結果呈陰性,但它們可能仍然十分虛弱,或會有其他症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將長期的新冠病毒症狀稱為PASC( Post – Acutesequelae of SARS-CoV-2)即「新冠病毒急性後遺症」,也稱「後新冠病毒綜合症」或「新冠病毒持久症」。更多的研究將揭示為什麼這些頑固的健康問題在某些人中仍然存在。它們可能是由於器官損傷、持續的炎症、自身免疫反應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攻擊人體,從而損壞肺、心臟、神經系統、腎臟、肝臟和其他器官。喪失親人的痛苦和悲傷、無法根除的疼痛及疲勞或者是在重症監護病室治療後所產生的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等都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但令人費解的是,「持久症」似乎不僅僅發生於重症患者之間,很多未出現嚴重症狀的患者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持久症」症狀。
新冠病毒持久症患者更易出現焦慮、抑鬱等精神疾病

研究發現,患有新冠的人在康復後有很大的機會患上精神疾病。根據2020年11月9日發表在《柳葉刀》(The Lancet)上的報告,在被確診的3個月內,有18%的新冠患者出現了精神健康問題,例如抑鬱、焦慮或癡呆症。與沒有感染新冠的人相比,他們的風險增加了一倍。並且被確診的新冠患者通常都會出現焦慮、失眠、抑鬱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綜合症(PTSD)。紐約西奈山醫院高級神經心理學家指出,新冠患者可能由於大流行壓力和疾病的物理影響而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牛津大學和牛津健康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評估了美國6900萬人的健康記錄,其中包括62000名多被確診患有新冠的人。在確診的成年人中,有近6%的成年人在90天內首次出現了精神疾病,而沒有感染新冠的患者中只有3.4%。換句話說,那些感染新冠的人第一次患上情緒或焦慮症的風險要比沒有感染的人高兩倍。感染新冠的老年人患癡呆症的風險也高2至3倍。
關心健康-用心生活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輕度或中度的新冠病毒症狀持續約兩週。但是,即使有些人已經從疾病的急性期中恢復過來,他們仍然會經歷長期的健康問題。在這些患者中,體內已沒有冠狀病毒,且病毒測試結果呈陰性,但它們可能仍然十分虛弱,或會有其他症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將長期的新冠病毒症狀稱為PASC( Post – Acutesequelae of SARS-CoV-2)即「新冠病毒急性後遺症」,也稱「後新冠病毒綜合症」或「新冠病毒持久症」。更多的研究將揭示為什麼這些頑固的健康問題在某些人中仍然存在。它們可能是由於器官損傷、持續的炎症、自身免疫反應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攻擊人體,從而損壞肺、心臟、神經系統、腎臟、肝臟和其他器官。喪失親人的痛苦和悲傷、無法根除的疼痛及疲勞或者是在重症監護病室治療後所產生的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等都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但令人費解的是,「持久症」似乎不僅僅發生於重症患者之間,很多未出現嚴重症狀的患者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持久症」症狀。
美國人飲食指南

《2020-2025年美國飲食指南》乃以2015年版本為基礎,以2020年《飲食指南》諮詢委員會的《科學報告》為基礎進行了修訂,並考慮了聯邦機構和公眾意見,同時使用MyPlate(我的餐盤)作為支持健康的指南飲食模式。《2020-2025年美國飲食指南》強調了一生中健康飲食習慣對減少疾病風險和改善健康狀況的重要性。因此,這次分齡介紹不同年齡層的飲食建議,並且根據不同年齡的健康狀態,給予預防疾病的飲食策略,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學習如何選擇健康的飲食習慣,遠離病痛。
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pylori)是一種可引起感染的細菌。這種細菌會感染胃部,導致上腹部疼痛或不適、惡心或嘔吐。它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慢性細菌感染,全球一半以上的人都可能會感染這種病菌。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種長期病,胃酸會從胃進入食道。許多人只是偶爾會發生胃食管反流。但是,如果一個人每周經歷兩次以上的持續性反酸,則可以診斷為胃食管反流病。當胃食管反流發生時,食道中的酸會導致胃灼熱和其他症狀,並可能損害組織。每天至少有1500萬美國人經歷胃灼熱。
結直腸癌

結腸和直腸是屬於消化道或胃腸(GI)系統的器官。該系統旨在分解食物、吸收營養和水,並從身體中排除廢物。結腸的主要作用是從食品中吸收水和礦物質並且儲存廢物。廢物從結腸中移動到消化系統的最後6英寸,也就是直腸,並通過肛門排出體外。約95%的結直腸癌是由結腸和直腸內壁的腺細胞發展而來。在腺細胞發展的癌症稱為腺癌。癌症通常開始於內壁最內層,並緩慢生長到外層。結腸癌(Colon Cancer),通常稱為結直腸癌,是可以預防的,即使患病,若能在早期發現,治愈率也是很高的。結腸為大腸的前段,長約4至5英尺(約1.2到1.5米)。